东来国际养生学会基础修炼课题

中国道理教学网/ 教学专题

  主页   /   首页   

     
 
中医五行理论研究
 
 

中医五行基本概念

  五行,是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类物质的运动。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,具有广泛的涵义,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。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,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、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

  凡具有生长、升发、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,均归属于木;

  具有温热、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,均归属于火;

  具有承载、生化、受纳作用的事物,均归属于土;

  具有清洁、肃降、收敛等作用的事物,均归属于金;

  具有寒凉、滋润、向下运行的事物,均归属于水。

 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、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,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、静止的,而是在不断的相生、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。

 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,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、经络、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,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。

因此,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,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。

     
 
     
      五行对应关系        
    五行,是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类物质的对应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,具有广泛的涵义。五行学说表述五者之间相互制约、相互转化的基本关系。  

五行

五脏

六腑

五官

五体

五液

五色

五志

五味

五方

五时

五气

五化

大肠

西

膀胱

小肠

长夏

湿

   

五行相生相克

 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,有相互滋生、促进、助长的意思;相克,有相互制约、抑制、克服的意思。

 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: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。相克的规律是: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。

五行相生含义:

  木生火, 是因为木性温暖, 火隐伏其中, 钻木而生火, 所以木生火.

  火生土, 是因为火灼热, 所以能够焚烧木,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, 灰即土,所以火生土.

  土生金,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, 依附着山, 津润而生, 聚土成山, 有山必生石, 所以土生金.

  金生水, 因为少阴之气(金气)温润流泽, 金靠水生,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, 所以金生水.

  水生木,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, 所以水生木.

  五行相克含义: 是因为天地之性

  众胜寡, 故水胜火.

  精胜坚, 故火胜金.刚胜柔, 故金胜木.

  专胜散, 故木胜土.实胜虚, 故土胜水.